我院初17、18级综合实践研学课程圆满完成
2019年7月7日至12日,我院初17级和初18级全体师生共1200余人分赴宁夏、上海、苏州、山东、徽州和三峡等地开展了综合实践研学课程,取得圆满成功。
一、宁夏线
宁夏线以“览高山大漠长河,品宁夏历史文化”为主题。在“塞上明珠”——宁夏大地上,同学们领略了大漠戈壁的古朴辽阔,也感受了黄河、贺兰山的雄奇壮丽,见识了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也见证了西夏民族文化的撼人气魄。
同学们游宁夏博物馆解密当地文化,参观西夏王陵遗址寻觅当年西夏文明的辉煌。在观赏贺兰山岩画感受远古印记之后,同学们亲手拓印了属于自己的岩画作品。在水洞沟遗址,同学们观看了展示西夏王朝兴衰的大型实景表演,体验了藏兵洞地道的惊险,并亲自动手再现旧石器时代的钻木取火以及考古学家勘探文物的过程。在中华黄河坛,同学们朗诵《黄河颂》,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深深感恩祖国和母亲河的哺育。腾格里大漠中还留下了同学们亲手扎制的麦草方格,希望用自己的付出为沙漠绿化贡献一份力量。初17级一百多名师生在沙漠徒步之旅中遇到了阵雨,大家手挽手相互扶持,无一人掉队,深刻感受到在集体的力量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金沙海学生摆出的QHFZ
穿越沙漠
贺兰岩画学习岩画拓片
水洞沟遗址学习模拟考古
体验钻木取火
在西夏博物馆内阅读史料
体验西夏木活字印刷
在腾格里沙漠中扎制麦草方格
诵读《黄河颂》,齐唱《我和我的祖国》
短短几天时间内,同学们通过团结协作,不仅对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有了深入了解,更为祖国的壮美山河而深感自豪。
二、上海线
上海线带领同学们“探究吴楚文化,感悟民族脊梁”,宋朝繁荣昌盛的再现、活态非遗的手工体验、古运河乘船的惬意与感慨、兰亭的描红与碑拓、鲁迅故居的追寻与感悟、淞沪抗战纪念馆的硝烟滚滚与威武不屈以及东方明珠的壮丽与繁华,让同学们从古至今体验到历史发展的脉搏,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感受中华民族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和所取得的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杭州手工活态博物馆中绘制油纸伞
绍兴兰亭中书法练笔
初18级快闪活动拍摄
鲁迅故居前初18级班级合影
三、苏州线
苏州线以“探秘东方水城,感受吴风雅韵”为主题,学生在沉浸式的课程学习中体悟当地特色文化。同学们在山塘真趣园听昆曲,画脸谱,尝试粉墨装扮;在拙政园的亭台楼阁学习苏州园林的历史与造景艺术;夜游网师园,聆听音乐,观赏舞曲,感受夜晚园林的魅力;在木渎古镇亲身体验绣工细致、针法活泼的苏绣;在枫桥夜泊的诗情画意中,聆听评弹,描摹古诗,坐船观光,感受独特的江南美景;在盘门景区登上古朴的桥梁,搭建自己心中的桥梁;通过亲手制作园林模型,理解园林设计理念与光影的运用,体会其背后的文化传承。
脸谱创作
枫桥描红
网师园夜景
体验昆曲脸妆
在木渎古镇认真听讲解
体验苏绣
古松堂刺绣
描摹古诗
小组合作搭建桥梁
轩辕宫光影设计体验
参观苏州园林建筑微观模型
学生们合作打造园林景观
苏州研学课程加深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在他们心里种下了东方传统美学的种子,提高了对美的感知力和鉴赏力。
四、山东线
山东线以“凝聚大山大江,感悟君子文化”为主题,学生通过参观游历名胜古迹,感受祖国山河之美,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综合素养;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探索,交流合作完成任务,学会分享与尊重,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在曲阜,同学们体验了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作为一名大师弟子的生活与学习。首先是学习拜师礼这一甚为复杂的礼仪形式:学生着汉服,戴冠帽,先向孔子行礼,再向老师行礼,老师亦予以回礼。之后,同学们学习了篆刻、国画、射艺、茶艺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技艺,了解以传统技艺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年轻人行为所设立的准则。晚间,同学们欣赏了泰山封禅大典。当第一束灯光在泰山绝壁前亮起时,中国历史的漫漫长卷在众人面前缓缓打开。宏大的表演以完美的灯光控制和大编制的配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传统文化中游历,同学们开拓了眼界,提高了知识水平,更加领会了中华文明的精神与内涵。
拜师礼
拜师礼
孔庙前合影
诵读论语
体验射艺
体验篆刻
国画
拓片
雨中登泰山,同学们互帮互助,在抵达南天门和登顶的过程中,增进了彼此的默契,发挥了永不言败、坚忍不拔的精神。大家不仅为泰山雄伟的身姿而赞叹,也为集体主义精神而感动,手拿国旗歌唱祖国,完成了快闪视频录制。夜晚,同学们去大明湖畔听评书,近距离体验山东文化,游览趵突泉公园,参观李清照纪念堂,了解历史文化名人。
五、徽州线
“文化复兴•匠心筑梦”是初17级徽州之行的主题。本次研学课程在徽文化的大主题下,以戏曲、书法、雕刻、茶艺、建筑、园艺等要素,综合语文、历史、地理、经济等知识,实现跨学科综合学习。学生通过观赏、品尝、学习、实践和讨论总结来领略徽剧、徽菜、徽州建筑、新安画派、文房四宝等徽文化元素的魅力所在。
第一天,研学团一行参观了黄山市徽派雕刻博物馆中精美而内涵丰富的石雕、砖雕、木雕、竹雕,而亲身体验雕刻则让同学们领略雕刻作品背后的精心与耐心。晚上,品徽派美食,赏徽州戏曲。同学们跃跃欲试,身着戏服学唱黄梅戏,一登台亮相,便引得拍手叫好。
第二天,研学团在蒙蒙细雨中问茶寻根。采茶,制茶,泡茶,品茶……同学们学习行敬茶礼,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观赏黄山城市博物馆中720度的徽州电影以及大型歌舞剧《徽韵》、游览有着“流动的清明上河图”美称的屯溪老街和四大古城之一的徽州古城,同学们了解了徽州的发展历史与昌盛的徽文化,体会了黄山的风土人情。
雨中采茶
雨中采茶
行茶礼
学唱黄梅戏
体验竹筒雕刻
第三天,在歙县胡开文墨厂,同学们学习制作砚台和徽墨。源自唐宋制墨工艺的油烟墨,让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活”了起来。同学们拜师学艺,在墨条上描金,近距离感受歙砚、徽墨的魅力。在润一园艺博物馆,同学们通过学习建造园艺庭院,学会精诚合作、精益求精。
徽墨描金
徽墨描金
参观黄山市城市展览馆
参观黄山市城市展览馆
园林设计体验活动
园艺设计体验活动
园艺设计颁奖
最后一天,在依山傍水的宏村,同学们跟着讲解老师缓步前行,从南湖书院到古朴的民居,再到天光云影倒映其中的月沼……粉墙黛瓦马头墙在朱花碧草的映衬下格外素雅,垂珠联珑的古宅内尚有白首夫妻安详地居住,让同学们不禁感叹于古老文化酝酿出的醇厚从容的民风人情。无怪汤显祖感慨“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在此次徽州研学中,同学们通过对戏曲、手工艺品、饮食和建筑等多方面徽州文化的学习体验,建立了对徽文化的全面认知与理解。一系列非遗体验、团队协作活动、自主探究式学习等,系统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对徽派建筑、园艺、徽墨工、曲艺等文化艺术的近距离体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了学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六、三峡线
“探长江览三峡,感受民俗文化”的三峡线旨在引领学生踏寻诗人足迹,探索美丽长江三峡。活动过程中,初18级的同学们乘坐游轮,沿途欣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自然风光,穿越历史与文化的时空,踏足诗人感怀之地,感受巴蜀文化的诗意传承;在三峡流域开展生态、水文和地质科学研究,进行生态环境和水文地质调查,了解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唤醒环境保护意识;登上恢弘的三峡大坝,学习三峡工作原理,了解百年巨变,增长见识,丰富科学见识,开拓国际视野。
团建活动
白鹤梁石鱼出水兆丰年
听船长讲神秘的航海日志
三峡线班级合影
七、结语
研学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帮互助,随队教师细致关怀、辛勤指导,一同深入体悟地方文化,一路欢歌一路学习,一路考察一路修身为君子。无论是在车站候车,还是在火车上阅读,亦或是考察点的参观,同学们都表现出了附中学子的君子风范。一份份工整、细致有深度的作业,更是展现了同学们这几天来的思考与收获。
初17级整齐摆放的行李箱
初18级毕嘉宇老师指导学生设计园林模型
初18级尹丽娜老师为学生照相
初18级范皖晴老师为学生讲解升船机原理
一路走来,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懂得了感恩,感恩身边每一个人的劳动与付出,感恩每天每个时刻的收获与经历。看到学生们写给列车员、写给辅导员的一封封感谢信,看到孩子们自发的去捡起身边的垃圾,真心为孩子们点赞,你们就是附中最美的名片。
初18级学生写给辅导员老师、司机师傅和列车员的感谢信
初18级学生与辅导员老师合影
初18级学生与列车员合影
2019暑期研学已经圆满结束,从烟雨朦胧的姑苏到渺渺黄沙的宁夏,从灯火接天的上海到盛景正美的三峡,从粉墙黛瓦的徽州到齐鲁大地,我院初17、18级的全体师生在这次行走的课堂中,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校训,成为行走的附中名片,彰显君子风范。行走的课堂,凝聚文化的力量,一路研学,一路收获,一路成长,一路展风采,传承着清华的精神,我们共同拼搏,青春正好,不负时光。
审核:党胜军 王田 杨瑞
文字:伊娜 程苇航 张洁琼 傅舒舒 周村 王星玮
图片:徐利 范皖晴 张洁琼 傅舒舒 周村 王星玮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