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我院高20级学生到昌平沙河高教园区北京农机试验站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我院党委书记方妍、副校长徐文兵、教学管理与研究中心主任尹粉玉及高20级年级组长曾建川、高一全体班主任、部分任课老师,高一全体学生共7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抵达农机院生态农业科技园后,基地老师向大家介绍了项目相关的农业知识,同学们认真听讲,收获颇丰。随后,同学们赴场地开始了实操。十几个班级的学生分别体验了制作油纸伞、挖红薯、制作苔藓微景观、刨玉米、做馒头、编中国结、造纸、扎染、做糖葫芦、制作软陶、制作玫瑰精油、做豆腐等项目。体验过程新奇有趣,充满欢声笑语,同学们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各组都收获了丰盛的劳动成果。
农耕是劳动教育的重要一环,同学们此次体验了挖红薯和刨玉米等农耕活动。在挖红薯之前,基地老师给大家讲解了红薯的历史、种类以及耕种技巧;在实际操作环节,老师指导同学们寻找红薯根并用小铲子刨去表面的泥土,最终将红薯连根拔起。
体验农耕
在制作油纸伞活动中,老师指导同学们先用线固定伞骨,再将画着美丽国画的油纸糊在伞骨上。同学们聚精会神地操作着。不久,成形的油纸伞为大厅增添了一股风韵。
体验油纸伞制作
在做馒头的活动中,同学们将发好的面团捏成各种形状,放入蒸锅里。最终成果颇具创意、香甜可口。同学们愉快地将自己的作品装入小袋中,准备与朋友和家人分享。
体验馒头制作
体验苔藓微景观和玫瑰精油制作
体验软陶制作和造纸
在劳动间隙,基地老师先后带领不同班级的同学们参观了寒春、阳早两位为我国奶牛品质改良和奶牛饲养机械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美国友人的故居。他们因信仰共产国际,不远万里从美国来到中国,在1949年带着党交给的任务,赶着83头荷兰奶牛来到荒凉偏僻的三边地区建立牧场,帮助当地牧民改良牛羊;之后的几十年,他们不断通过技术革新,在中国率先实现了奶牛饲养机械化,立志让贫困的中国人喝上新鲜牛奶。他们自称“在中国养了一辈子的牛”,被称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国际友人”。随后,基地老师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牛场,零距离接触了现代化农场,并了解其先进的运作模式。
参观故居及牛场
活动总结
一天的劳动生活充实而快乐,多元化的教育体验使同学们加深了对生态农业的了解,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动手能力,同学们感想颇深。
来源:高20级年级组
撰稿:吴彦颖
照片:高20级同学及班主任
审阅:党胜军、李书霞、曾建川、杨瑞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