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0日,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季节,我院生物组依托圆明园生态环境教育大课堂,将常规教研活动搬到户外,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
在动物学专业教师高祺和房鹏的带领下,生物组教师参与识别了圆明园丰富的动物、植物物种。沿着圆明园湖边,老师们观察到了黑天鹅、黑水鸡、骨顶鸡、苍鹭、鸳鸯、鸊鷉、绿头鸭、喜鹊等圆明园常见物种,分析了华北地区常见鸟类的习性以及近年来圆明园鸟类物种丰富度提高的原因。老师们沉浸在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中,感叹近年来圆明园生态环境治理的可喜成果。
我院生物教研组观察圆明园鸟类
生物组19名教师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对于偏向分子和细胞微观研究领域的老师来说,这次活动是教师之间专业互补互相学习的一次机会,也是对传统生物学经验不足的补短板的机会,提升了生物学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
本次活动观察到的部分圆明园鸟类
活动第二部分,生物组老师们围坐湖边,进行共读学习。教研组长刘健老师首先组织大家进行了微型团建活动,通过趣味游戏,考察同事之间的默契度,增进相互了解提升教研组的凝聚力。在春光美景中,由吴丹丹、王旭和梁鹏老师导读,全组老师一起研读方妍校长精选推荐的学习材料《先点亮我们自己的生命灯火》和《教育为人生》。
教师共读学习材料
我院生物教研组教研活动合影
王宣老师说:“在学习《教育为人生》这本学习材料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叶圣陶1984年提到的几个观点,一是‘言教’与‘身教’,以后者为贵。结合自身经历,‘为人师表’需要用行为来影响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二是唯有投身到国家建设、时代洪流中,各自尽一份应尽的力量。这样才能培养出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三是‘知也无涯’。”
周芯卉老师说:“在研读《先点亮我们自己的生命灯火》这本书时,最触动我心灵的一点是书中提到的‘教学不仅是科学,还是艺术。’,这让我思考到好的课堂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科学求真求实的理性,又能展现艺术求美灵活的魅力。这样的课堂学生享受其中,学习过程自然发生。当然,要想能够呈现出一节节既有思想碰撞又富有创意的教育现场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开展课堂教学是需要丰富的教育智慧,这也是我今后会经常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文:王宣
图:梁鹏 刘健 王宣
审核:党胜军 尹粉玉 刘健 杨瑞
来源:教学管理与研究中心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